IB中文: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中的“留白”手法分析

很多IB中文考试在阅读张爱玲的作品时,都会产生一个疑问:“她怎么什么都没说清楚,却让我觉得很难过?”这其实正是她高超的叙述艺术——留白在发挥作用。

今天就一起走进张爱玲的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,看看她如何用“留白”讲述了一场“看似平静却极度撕裂”的婚姻悲剧。

什么是“留白”?它在IB中文分析中的意义

留白,是刻意不写或少写,让读者“感受到”而非“看见”。

而张爱玲,可以说是把“留白”运用到极致的作家。

“玫瑰红的窗帘像鲜血,映在墙上,照在她脸上,他看着她不动,她也不动。他忽然想起白玫瑰,想起她房里是白纱帘子的。”

——张爱玲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

  • “玫瑰红的窗帘像鲜血”
  • 红色的窗帘比喻为“鲜血”,这并非单纯的颜色描写,而是为后文埋下情绪基调。这里没有直接描写情感冲突,却通过“像鲜血”暗示了压抑、窒息甚至暴力性的婚姻氛围。“映在墙上,照在她脸上,他看着她不动,她也不动。”
  • 连续两个“不动”,张爱玲没有写他们说了什么,也没有写他们在想什么。整段文字几乎无对话,这正是“留白”的关键——通过“沉默”的对峙营造情感冰点。读者只能从这对沉默中的“凝固”中感受到人物关系的破裂,而非看到破裂的过程。“他忽然想起白玫瑰,想起她房里是白纱帘子的。”

此句极具张力。张爱玲没有交代男人的心理活动或情绪转变的原因,仅通过“忽然想起”暗示他内心的逃避与比较。那位曾经被弃的“白玫瑰”并没有出现,却通过一层窗帘的颜色对比——红与白——构成了象征与心理的双重冲击。看似“什么都没说”,但正因为“没说”,我们才真切地体会到这一刻的疏离与悔恨。

留白≠空白,不是“没写完”

不少同学把“留白”理解为“这里没写清楚”,甚至以为是“写得少”,这是极大的误区。在IB考试中,如果只写“作者没有说明他为什么转念想起白玫瑰”,而没有解释这个“不说明”的意义,是无法拿到语言与结构分析的高分的。

留白的本质是“写给会读的人”,它不是空白,而是暗示、压抑、对比、沉默等复杂情绪的浓缩。

在复习此类作品时

  1. 标记“未言明”的地方
  2. 结合上下文补充推理
  3. 思考结构意图

最后一定记得添加我的微信:mituan_07领取独家结构框架+真题示范资料包!更多实战演练和一对一专业点评,点击主页预约米团中文IB中文A试听课!😊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