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团中文亲测:只能够日常简单的听说,怎么备考IB中文呢?

说实话,由于我们工作的原因,孩子一直随着我们在澳门和加拿大两地生活,孩子在国际学校,现在面临着考大学的选择,对于选科感到非常紧迫。中文这件事,平时在家聊天没问题。但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就很纠结,到底是选择一门新的语言开始学习,还是说选择有一点基础的中文呢?

纯开始一门新的语言肯定是有难度。但是,话说中文是有一点基础,如果要实际选择IB中文,一看到Paper 1的陌生文本、文学分析、修辞术语,就立刻“心态崩”:

  • “看得懂字,但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。”
  • “要有批判性思维、文化语境,不知道怎么写。”
  • “中文不是母语水平,怎么跟中文顶尖选手竞争?”

为了这件事情,我自己也尝试着研究了不少,买书、找资料、刷论坛。
坦白讲——家长使不上力。IB中文真的不是“中文好=高分”这么简单。

后来朋友推荐了米团中文,说他们专门带IB中文学生。我抱着“试试看”的心态预约了试听。没想到,这次试听让我从“焦虑”变成“有一些放心”。


课程体验:老师像医生一样,是先“诊断问题”

一上课,老师没急于讲课程内容,而是像医生问诊一样:

  • 孩子目前中文水平在哪里?
  • Paper 1怎么做?有固定思路吗?
  • 文学作品理解方式是什么?
  • 以前写过评论性文章吗?

交流的过程让我觉得——老师真的懂IB,也懂孩子。

孩子当场读了一段陌生文本。老师不是直接给答案,而是带着他一步步分析:

先看语境 → 抓情绪 → 判断作者意图 → 标注手法 → 结合文化背景 → 落到主题

这套逻辑让我这个家长都感受到——他们教的是思维体系,不是“背模板”

米团中文IB中文一对一试听课截图
米团中文IB中文一对一试听课截图

亮点对比:这点让我最放心

我之前的担心,老师会提供一系列模板之类的东西,但是考试是很灵活的,孩子不会套怎么办?在试听中看到的改变,老师教的是框架、思路、分析,并不是死记硬背套模板。用方法让孩子看到希望。

还有一点很重要:
老师不否定孩子的语言基础,而是引导他升级表达方式
孩子当场写了两句分析,老师一边肯定优点,一边帮他改得更“学术、更IB”。

对孩子而言,这比“你写错了”“你中文不够”有用太多。

 

听完课,孩子真的“心态变了”

以前孩子说:

“IB中文太难了,我肯定不行。”

试听完下来:

“不是我中文差,是我没用IB的思考方式。”

从抗拒到愿意投入,这是最大变化
作为家长,我看到孩子眼里第一次出现“我可以做到”的光。


如果你家孩子是下列情况,建议试试

  • 中文听说可以,但读写薄弱
  • 一看到文学文本就懵
  • Paper 1无从下手
  • 词汇有,但“学术表达”没训练过
  • 缺系统方法、缺例子、缺引导

米团中文并不是喊口号式教法,他们是真的在“授人以渔”。

这点对我们这种非全中文家庭太重要了。


给同样焦虑的家长一句话

孩子中文不是差,只是没有被教对方式
IB中文不是母语学生的专利,方法和思路练对了,海外孩子完全能拿6/7。

我们的体验总结:

不是要孩子“突然变母语”,
而是让他的思维“达到IB中文的学术表达标准”。

听完我们就报名了,因为第一次看到希望——而不是压力。

如果你家孩子也在中文这关卡着,建议让他们去试听一下。
我们家经历过这份焦虑,也愿意分享这个“松口气”的时刻。

 

如果你在IB中文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后台私~

最后请一定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直接添加微信:mituan_07,领取:

附:
1. IB中文备考资料包的部分资料如下:
**IB中文历年考试真题**
**IB中文经典范文**
**IB中文P1和P2的备考资料包**
**中文A文学/语言和文学的课程指导**
**在校自修文学课程学生手册**

2. 师资介绍:
我们的老师拥有平均7年以上IB中文教学经验,
对考试所有模块(如Paper 1、Paper 2、IO、EE等)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,
辅导过的学生7分率高达83%,6分以上的比例高达96%。

IB中文辅导课程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