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老师:
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,欢迎收听《米团华裔少儿中文》,我是张老师。
我们在和海外华裔家庭沟通的过程中,经常听到一个现象——孩子会用中文回答问题,但表达总是非常简短、碎片化:
比如你问:“你今天学校里做了什么?”
孩子可能说:“画画。”
再问:“画了什么?”
“猫。”
然后就没了。很多家长疑惑:“孩子不是不会说中文,但为什么总是答一句、就断掉?怎么才能让他们‘讲完整一件事’?”
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来自澳洲布里斯本的华裔家长——家齐爸爸,他们家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“接力叙述游戏”,成功把孩子从“被动应答者”变成了“主动讲故事的人”。欢迎家齐爸爸!
家齐爸爸:
张老师好,大家好,我是家齐的爸爸。我们家家齐快8岁了,在澳洲这边的双语小学读书。
以前他学中文也挺积极,识字不少,词汇也会一些。但一说到“讲完整一句话”就开始卡壳,更别说让他复述一件事情、讲个小故事了。
最常见的就是你刚才说的“问一句、答一句”——我们问:“今天在学校干嘛啦?”他说:“下棋。”再问:“谁赢了?”“我。”然后就没下文了。
我们也试过让他背课文、讲绘本,但他觉得是“作业”,非常抗拒。后来我们换了种方式——用“接力讲故事”的形式,效果非常明显。
张老师:
我太感兴趣了!你们是怎么设计这个“接力讲故事”的?能不能举个例子?
家齐爸爸:
当然可以!其实这个方法很简单,就是用一个关键词,我们一人讲一句,把句子一段一段“接”出来。
比如我们设定今天的关键词是“书包”,我开头说:“今天早上家齐打开书包,发现有一个奇怪的东西。”
然后我就停了,让他接下一句。
他可能说:“书包里有一只青蛙!”
我就接着说:“那只青蛙一看到家齐,就跳到了他的头上……”
接下来他会笑着接:“家齐吓了一跳,差点把牛奶打翻了!”就这样,我们一人一句,慢慢讲成一件完整的“微故事”。孩子觉得特别好玩,而且因为是轮流说的,他不需要一下说一大段,压力小、参与感强、语言自然衔接。
张老师:
这个形式太棒了!你们其实是用“合作表达”来降低孩子的组织难度,让他先参与“局部构建”,再慢慢过渡到“完整输出”。
而且在游戏中讲出来的句子,往往比在课堂里“造句”更生动真实。
那你们有没有把这个方法拓展到别的生活场景?
家齐爸爸:
有的!我们发现这个方法特别好用之后,就把它延伸到了三个方向:
第一是“回忆式接力”
比如晚饭时我说:“今天早上你穿好衣服之后,发生了什么?”
他说:“妈妈说下雨了。”
我说:“然后你说什么?”
他说:“我说要带雨伞。”
我就补充:“结果雨伞没找到,是吗?”
他笑着说:“对,最后我拿了哥哥的。”
这一来一回,其实就是把一件真实生活小事讲完整了。
第二是“图片接力”
我们会看图说话,一人一句接着讲。比如一张动物园的图,我说:“小老虎在喝水。”
他接:“旁边有一只猴子在看它。”
我们会鼓励用时间顺序、因果关系、对话场景去丰富句子内容。
第三是“写下来说”
如果孩子说得顺了,我们会把句子写在卡纸上,一句一句贴起来,组成“家庭中文故事墙”。
孩子看到自己说出来的句子“被写下来”,非常有成就感。
张老师:
你们真的太有方法了!孩子愿意说中文的前提,往往不是“他有多少词”,而是“他知道怎么组织一句话、一个过程、一个逻辑”。
而你们这个方法的核心就在于——先拆小,再组大;先陪讲,再独讲;从句子,到段落,到完整情节,一步步让孩子走出“一问一答”的模式。
那你觉得,这种能力的提升,会不会也影响到他其他方面的中文学习?
家齐爸爸:
非常明显!最直观的变化是他愿意主动复述中文故事了,比如听完绘本之后,他会说:“我来讲一下这个故事!”以前是怎么都不肯说的。
还有一个惊喜是,他的中文书写也进步了。因为他知道怎么组织内容、怎么讲清楚“发生了什么”,写作自然也就顺了。
而且,他越来越觉得“说中文”是有内容的表达,不是只回答“吃没吃饭”“喜欢不喜欢”这种简单问题。他开始说出: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这种复合句,这对语言能力的提升是质的飞跃。
张老师:
太好了!我们常说:“孩子真正的语言力,不是答题能力,而是讲述能力。”
讲述能力,其实就是语言应用力的高阶体现。你能不能帮我们总结一下,这种“接力式表达训练”的几个关键操作点,让听众朋友也能在家尝试一下?
家齐爸爸:
好的,我总结了五个关键词:
1. 关键词启动:先定一个小话题或关键词,比如“水壶”“小狗”“今天的早餐”;
2. 轮流接力:一人一句,家长先开头,孩子只需要“接着说”,降低难度;
3. 允许乱讲:重点是“参与”和“逻辑”,不是“说对不对”,别急着纠错;
4. 适当写下来:孩子讲的内容可以写出来,增强成就感和复述能力;
5. 延伸变式:从真实经历、图片讲述到角色扮演,慢慢增加复杂度和表达长度。
张老师:
这五点真的太实用了,而且很适合海外家庭在晚饭、周末、车上、床边这些碎片时间进行。
我们要记住——孩子从“能答”到“能讲”,中间的桥梁不是“更多练习题”,而是“更丰富的语言互动”。
感谢家齐爸爸今天精彩的分享,也希望大家回家就可以试试“接力叙述游戏”,让孩子轻松开启“讲完整事”的能力。
我们下期节目再见!
家齐爸爸:
谢谢张老师,谢谢大家的收听。说中文这件事,不是靠记词记句,而是靠“一次又一次,把一件事讲完”。希望大家都能在家里找到属于自己的“中文故事时间”!拜拜!